新闻资讯

  • 据Mining.com网站报道,艾芬豪矿业公司(Ivanhoe Mines)4日宣布,与合作伙伴在哈萨克斯坦的楚萨雷苏(Chu-Sarysu)盆地发现一个铜矿,值得进一步跟进。 这家加拿大矿企与来自英国的合作伙伴帕拉斯资源公司(Pallas Resources)正在一块面积超过1.6平方公里的远景区进行勘探,覆盖7个项目的许可证。据艾芬豪称...

  • 锑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阻燃剂、蓄电池、军工制造和半导体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22年中国锑矿储量数据显示,全国锑金属储量为66.69万吨,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中国在全球锑资源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内部资源配置的特征。本文将分四个层次对这一数据进行深度剖析,并置于全球背景下进行对比分析。The 2022 data o...

  • “十四五”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能源规划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其实施克服了国际和国内的各种困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2024年,我国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49.8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形成了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力保障14亿多人的用能需求,支撑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

  • 8月28日,在2025黄金矿业技术大会主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技术组组长毛景文系统梳理了当前全球找矿勘查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我国找矿勘查技术现状,推动找矿勘查从传统经验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对于找矿勘查而言,毛景文认为,区域成矿规律是找矿部署的指导,矿床模型是具体找矿的指导,先...

  • 日前从青海油田获悉,柴达木盆地马仙地区部署的路探1井获日产22.7万方高产气流,为青海油田完成2000亿方天然气探明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路探1井试油压裂现场此次勘探重要发现创造了两个首次,首次在柴达木盆地上侏罗统(J3)碎屑岩获工业气流,开辟千亿方级增储新领域;首次实现柴北缘油气勘探从隆...

  • 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国发〔2025〕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加快形成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

  •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分析测试实验室在关键矿产资源分析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开发并应用一种针对海域砂矿中钛、锆、铪分析的改良碱熔前处理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岩矿测试》。钛、锆、铪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及高端制造等领域。海域砂矿作为这些资源的重要来...

  • 8月21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锡林郭勒盟乌拉盖开展草原湿地绿色找矿装备示范调研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草原覆盖区典型场景绿色找矿装备示范,推进构建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找矿突破的现代化绿色勘查装备体系,实现找矿突破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机结合,为新一轮找...

  • 近日,《广西南丹县星店北部矿区62~72线钨多金属矿普查报告》通过广西矿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报告显示,南丹县星店北部矿区深部新发现厚大钨多金属矿体,提交三氧化钨矿物量2.6万吨,矿床规模达中型,同时共伴生铜、锌、锡、银等矿。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探讨广西丹池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矿带内钨矿找矿工作一直...

  • 8月21日,草原湿地绿色找矿装备示范现场活动将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勒马戈山工作区举行。活动由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旨在推进构建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找矿突破的现代化绿色勘查装备体系,实现找矿突破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机结合,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幔研究中心熊发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经绥团队近日在西藏山南的罗布莎铬铁矿矿床中发现新矿物,命名为“王希斌矿”。该命名经过28个国家的矿物学家两轮严格审查,获得国际新矿物命名与分类委员会批准。这也是该团队在我国铬铁矿中发现及命名的第10种新矿物。王希斌矿(TiFe)与该团队之前发...

  • 日前,从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资源局了解到,2023年以来,该地区持续加大地质勘查投入,矿业权出让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区域矿业产业协同发展。近3年来,阿勒泰地区累计出让矿业权138个,总收益86.69亿元。“从矿种结构看,天然石英砂矿出让收益70.91亿元,为核心支柱矿种;金属矿出让收益14.6亿元,助力金属冶炼等产业发...